我的頻道

*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
恢復預設 確定
設定
快訊

高空迎接川普 沙國出動戰機為空軍一號護航

頭上戴的到腳上穿的 五樣旅行物品恐將因關稅漲價

聽新聞
test
0:00 /0:00

「封釘」在喪禮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儀式,都會請往生者娘家位高權重的人來封釘,表示敬重娘家的人,讓大家知道往生者來自這個家庭。如果喪禮辦得草率,娘家的人是有資格生氣的,為什麼我家女兒都過世了,你們還不能把她辦個風光體面的喪禮?台灣人常說的一句話:「母舅坐大位」,請舅舅封釘早已約定俗成。傳統上蓋棺後,都要用大斧頭把四周圍的大鐵釘將棺木釘上封牢。

現在蓋棺時,禮儀社的人都已經將棺木封好了,但是這個儀式仍不能免除,封釘的人還是要拿著斧頭在棺木四周敲敲打打,每敲一下,輔佐封釘的人就會說一句吉祥話,希望為喪家帶來福分,例如:「日吉良時,天地開張,封釘萬事大吉昌。」;「手舉斧頭來封釘,子孫代代萬事興。」;「一釘添丁來進財,二釘福祿天降來,三釘三元生貴子,四釘子孫滿廳台,子孫富貴萬萬年。」等等。

公祭後,靈柩要送「台中生命禮儀管理所–東海館」火葬,親朋步行送別,走一小段路,來到「彰化市立殯儀館」大門前,婆婆的靈柩上了禮賓車。此時,家屬全體回頭向後,面向親朋跪下,行叩首禮,恭請親朋留步,送行至此。之後,我們才都上車護送靈柩到台中。我在台北參加喪禮,並沒有這麼多繁文縟節,聽說鹿港就更傳統了,彰化的喪禮已經簡化許多。

我在美國參加過幾次朋友的告別式,大都是基督教儀式,以追思方式懷念親人、朋友。相較之下,佛、道儀式比較複雜,任何事都要看日子、看時辰。婆婆火葬後,骨灰雖已入罈,暫時安放在她自己的塔位中,只能算寄塔。正式晉塔,得另擇良辰吉日。

婆婆走得突然,幸好有禮儀社的幫忙,讓我們在順應時代簡約潮流及保留地方良善的傳統習俗之間,仍能有條不紊地將婆婆的喪禮辦得莊嚴隆重。我們分工合作,世滄專心在家中陪伴出院不久的公公,接待家中來訪的賓客親友。小姑映芬、世雄夫婦介紹經驗豐富的禮儀社王先生讓我們認識,我與王先生閒談中,學習許多喪葬的習俗與知識,獲益良多。

小叔世煜向來敦厚老實,他每天當司機,載著我和月勤兩妯娌到靈堂上香拜飯,並處理各項瑣事,我們與王先生開會討論、為婆婆選塔位、挑骨灰罈等等,我們所做之事,當晚必向公公報告。小叔夫婦與公婆同住,月勤與所有的親友都熟,報喪、祭拜之事皆由她負責,我在一旁協助。

現在有line更方便,每天要做的事情,我在家族成員的群組公布,大家幾點要到,有空的人來,有事的人也不必勉強。懷念影片我請映雪負責,願意提供照片的,放到line上,她和子平夫婦倆花最短的時間,蒐集到婆婆從年輕到老的照片,製作出一部非常溫馨的短影片,搭配思念慈母的音樂。告別式當天在現場播放,大家都特別喜歡又感動。

「生,事之以禮;死,葬之以禮,祭之以禮。」是孔子的儒家思想,也是我們子孫本該盡的孝道與義務。我的婆婆趙張秀蓮女士留給我最珍貴的遺產,是她一直引以為傲的長子,我有幸成為她的長媳。我的公公趙樹先生事業有成,婆婆向來不愁吃穿,她一生最大的成就,應該就是生養了四個她最心愛的兒女,各個都孝順懂事,她留有子孫21個,婆婆此生應當是無憾了。(下)(寄自台北)

上一則

紅毛狐狸愛惡作劇/《紅毛狐狸的故事》系列之一

下一則

社區公園

延伸閱讀

超人氣

更多 >
OSZAR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