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宗過世 灣區知名學者張智北分析其對世界影響

日前辭世的教宗方濟各來自阿根廷,是一千年來第一位非歐洲教宗。美國海軍研究學院特聘教授、台大特聘講座教授張智北分析,教宗辭世對世界的影響非常大,教宗從信仰邊陲走向核心,不畏傳統、勇於改革,始終與弱勢站在一起,為正義、人性與尊嚴發聲。
張智北分析,2020年方濟各推動的「羅馬呼籲」集結了猶太、伊斯蘭領袖與科技巨頭IBM和微軟,共同簽署AI發展應以人類尊嚴、透明、公義與責任為核心的宣言,成為全球首個AI 倫理規範,展現宗教在科技突飛猛進的時代,依然能引領人類道德方向。
方濟各從不高高在上。張智北說,方濟各拒絕入住教宗專屬宮邸,選擇住在過去習慣的出差招待所,他關懷難民、貧民、邊緣群體,為社會中最弱小者奔走呼號,並允許再婚者領聖體,這些立場挑戰了傳統教條,也讓他飽受保守派攻擊。
他分析,很多美國和西歐的主教和方濟各做對,有的甚至祈禱天主早日把他召回,天主教最大媒體EWTN更長期對他猛烈批判,但方濟各從未退讓,堅持信仰的核心是愛與正義。
歷屆教宗都對流傳的奇跡報導謹慎處理,以免影響了信眾的信仰熱情。張智北分析,但方濟各在2016年回答對波士尼亞顯靈事件的看法時,直言「寧願聖母做永遠發愛的慈母,而不是定期發報的電報局長」;2024年方濟各又低調解封教廷多年未敢公布的調查報告,針對流傳近一世紀荷蘭「萬國之母」顯靈事件的真相。因為方濟各深信,維護教會的公信力,比短暫的虔誠感動更能守護信仰。
張智北分析,方濟各對教廷長期的官僚和腐敗也不手軟,2020年他解除教廷第三號人物、樞機主教貝丘的職權,貝丘後來因濫權與貪污初審被判五年半徒刑,成為首位遭教廷判刑的紅衣主教。
方濟各的感召力早已超越宗教藩籬。張智北說,方濟各打動的不僅是信徒,也包括無神論者與其他宗教信仰者,他讓世人重新看見宗教的可能性:不再是戒律與排他性的堡壘,而是守望人性與良知的燈塔。
天主教的下一步,將取決於樞機主教秘密會議的選舉結果。張智北分析,保守派迫不及待等到了這一天,德國主教穆勒甚至警告說不能繼續方濟各「慈悲優先於教條」的主張,不然教會恐將走向分裂,在此關鍵的十字路口,希望方濟各點燃的火炬,能持續照亮教會通往現代與人道的道路,不熄不滅。
FB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