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頻道

*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
恢復預設 確定
設定
快訊

頭上戴的到腳上穿的 五樣旅行物品恐將因關稅漲價

美撤銷AI晶片出口三級管制計畫 用華為昇騰晶片都違規

赴美工作10年 華人夫妻曝決定攜女回中國理由

華人網友分享決定從美國回中國生活的理由。示意圖,非新聞當事者。(歐新社)
華人網友分享決定從美國回中國生活的理由。示意圖,非新聞當事者。(歐新社)

目前在美國工作的一名中國網友,近日分享「決定全家回國」的心路歷程,引起不少身處海外、對未來規劃仍感迷惘的網友共鳴。她以「我為什麼決定回國,寫給還在猶豫的人」為題,條理分明地整理出影響她回流中國的五大關鍵因素,為有同樣困惑的人提供深刻的參考。

該網友在小紅書發文分享「決定全家回國的五個理由」。她說自己與丈夫同為科技大廠員工,已在美國生活十年,育有一名三歲女兒。他們計畫在2028年女兒小學入學前全家返鄉,並用帳號記錄這段回國路。回國的第一個原因,是美國科技產業的職涯性價比逐年下降。她指出,歷經多輪裁員後,工作壓力日益升高,尤其過了35歲,更能感受到AI技術對就業穩定性的威脅,升遷空間逐漸消失,職場回報也明顯減弱。

其次是生活成本飆升。她直言,自疫情後物價平均漲了三成以上,而2025年又比去年再漲一成,保險費用也持續上揚。「薪資年年只漲3%,最後全都交給了稅局和大資本家,生活壓力其實越來越大。」她感嘆。

「父母年紀大了,我們總歸是要回國陪伴的。」她提到,自己與父母感情親密,不願錯過與父親一同自駕旅行、搭西伯利亞火車到莫斯科的機會。「有些事現在不做,一輩子都不會做了」,這份對親情的珍惜,成為她下定決心回國的重要推力。

此外,孩子的成長與教育也是關鍵。身為雙薪家庭,她坦言在美國陪伴孩子的時間極為有限。相比之下,回國後雖然收入可能減少,卻能擁有更多時間與女兒相處。「我希望她不僅會說中文,更能理解並熱愛中國文化。」

最後,她也想為自己「重啟人生」。過去幾十年的人生,她按部就班完成了「主流劇本」:讀書、留學、工作、結婚、生子,卻發現自己已活成「NPC」般的存在。「我希望未來能靠被動收入生活,卸下金錢壓力,嘗試新的職業與生活方式。」

她的文章最後不忘鼓勵其他仍在思索出路的人:「這是我經過深思熟慮的選擇,也許能為你帶來一點方向感。」

其他人也留言「支持你,說的在理,性價比已經大幅下降,再說陪伴父母不能等中文教育更不能啊」,但也有人擔心直呼「恐怕你回國面臨的工作只會更卷,35歲危機更甚」、「要不你先模擬帶著孩子回國上學一段時間再說,畢竟國內也要看哪個城市,孩子上學氛圍如何,這個也真是不好說,不同城市不同學校差別也大」。

小紅書

上一則

綠花椰菜的「防癌精華」別丟掉 醫教3吃法不浪費

下一則

當心旅程泡湯 地勤曝在機場等行李別做1事:恐會受傷

超人氣

更多 >
OSZAR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