缺乏這項維生素 罹心臟病風險增10%

心血管疾病仍是美國、乃至全球早逝的頭號原因;一般來說,女性早年罹患心臟病的機率低於男性,但停經後患病風險增加,變成與男性不相上下。血液中的「維生素D」含量與心血管疾病息息相關。
證據顯示,血液中的維生素D量與心血管疾病有關,動脈粥狀硬化疾病(atherosclerotic variety)與這種維生素的關聯性更明顯。德國研究人員進行深入研究,最近在「臨床營養學」(Clinical Nutrition)期刊上發表成果。
英國生物樣本庫(UK Biobank)有50多萬名參與者的健康數據,研究人員提取其中近41萬名符合標準的參與者資料進行分析。研究開始時,參與者平均年齡57歲,約55%為女性。追蹤時間平均16年。
研究人員所收集的資訊包括醫療紀錄和死亡證明、基線血液的維生素D含量以及參與者是否服用維生素D補充劑。
研究人員發現,維生素 D嚴重不足(deficiency)可能導致動脈粥狀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10% ;若將動脈粥狀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進一步細分,維生素D不足與各類細項疾病特定發生機率有關,分別是可能導致缺血性心臟病風險增加10%、腦血管疾病增加7%、動脈粥狀硬化疾病增加17%、周邊動脈疾病增加13%。
如果維生素D只是稍微不足(insufficient),將導致動脈粥狀硬化性心臟病整體風險增加5%,缺血性心臟病風險增加 4%。
維生素D嚴重不足的患者死於動脈粥狀硬化性心臟病風險增加35%,導致非致命性動脈粥狀硬化性心血管疾病(ASCVD)的風險增加8%。
研究人員建議在補充維生素D之前先檢測血液維生素D含量。如果低於60 nmol/L,應補充維生素D,有助於降低動脈粥狀硬化性心臟病風險。
另有證據顯示,全美約25%的人維生素D嚴重不足、41%的人略微不足,亦即,高達三分之二可能因缺乏維生素D而面臨更高的心臟病風險。
增加到戶外曬太陽或許是補充維生素D的最佳方式。親近大自然還能改善情緒和血壓;此外,應攝取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如營養強化奶(fortified milk,動物性或植物奶皆可)、全蛋(蛋黃有維生素D)、鱒魚、鮭魚、沙丁魚和紫外線照射培育的蘑菇。
補充維生素D只是一小部分;其他營養素如ω-3脂肪酸、膳食纖維、抗氧化劑、維生素和礦物質也至關重要。另外也要考慮運動、壓力管理以及充足的優質睡眠。
FB留言